台經社孫智麗 談國際塑膠規範與循環經濟
台經社孫智麗社長日前應邀擔任「2023看見台灣ESG高峰論壇-循環經濟零廢棄的多元應用與商機」論壇主持人,與環保署、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以及業界代表們共同討論因應全球廢棄物減量(特別是塑膠汙染)環境目標下,國際法規趨勢對我國產業發展之影響與契機。
全世界每年製造出約4億噸塑膠垃圾,卻只有不到10%被回收,如果依循目前消費模式、不加以節制,到2050年的塑膠產量及使用量將是目前的四倍。為解決塑膠廢棄物的問題,聯合國預定2024年完成《全球塑膠公約》的協商,制定全球共同遵守的規範,國際間相對積極的歐盟於2019年頒布一次性塑膠指令、2020年提出「歐洲塑膠公約」訂定2025年產品和包裝內平均至少使用30% 再生塑膠、2021年進一步推動成員國針對無法回收的塑膠包裝廢棄物課徵塑膠稅。我國也跟進國際環保趨勢,環保署推廣產業增加塑膠再生料使用,希望於2025年塑膠包裝再生料使用比例達25%、 2030年進一步達到30%的目標。
各國的倡議與塑膠規範,預計將推動回收再利用市場的成長率。根據Fortune Business Insight的市場研究,2021 年全球塑膠市場規模為 4,392.8 億美元,預計將從2022年的 4,577.3 億美元成長,到2029 年達6,433.7億美元,預測期內年均複合成長率為5.0%。而2022年全球再生塑膠市場規模為468.9億美元,預計在2023年成長到507.8億美元,並在2030年達到889.6億美元,預測期內年均複合成長率為8.3%,透過開發產品和創新,全球塑膠再生料的成長與應用可期。此外,我國環保署正研擬推動「資源循環促進法」,著重物質生命週期管理,並擴大資源化利用、源頭管理及產源責任,擬向產源課徵「資源循環促進費」,補貼再利用產品最終使用者,讓再利用產品能確實再被利用。
台經社社長孫智麗認為,塑膠材料具有衛生包裝及便利性,舉凡尿布的發明或疫情下的外食包裝與防護口罩等足見對人類生活的影響與幫助,然而因為缺乏綠色的源頭設計和生產、友善的使用方式、有效率的回收再利用系統、對再生塑膠料產品的消費意識、涵蓋生命週期的管理模式等因素,加劇塑膠廢棄物對環境與生態的衝擊、進一步危及生物與人類的健康。在國際趨勢下,減量、再利用勢在必行。如果將塑膠廢棄物視為資源,從回收、分類、處理、再利用、標章認證、行銷到銷售,整體循環供應鏈的建立已具備雛型,需要政府、產業共同合作將細節與標準建立起來。再生塑膠產品的技術挑戰與成本相較原生塑膠產品高出許多,光是料源成本已高出2到3成,但消費者對於再生塑膠料產品的品質與外觀接受度仍有待推廣。孫社長舉公平貿易咖啡是為了支持環境與社區小農生計,再生塑膠料產品也同樣能支持生態與飽受垃圾污染的貧困社區或漁村。
塑膠汙染問題從海廢延伸到陸域,是目前各國政府與產業面對淨零挑戰外的嚴重課題。除了以法規來規範,全球最大的「碳揭露專案(CDP)」,其揭露資料除了是企業永續表現的指標之一,更是136兆美元投資資金與6.8兆美元採購金額的重要參考,今年也首度納入「塑膠」項目,促使企業投入制定減塑行動。在國際趨勢與規範下,企業將在產品發展、新興營運模式方面出現不少挑戰,而這同時也是商機所在。
有關「2023年國際塑膠稅概述」請參閱台經社永續發展政策研究中心: https://www.bioeconomy.tw/esg/